冷庫除了保鮮,還能干些啥?日前,懷柔區渤海鎮渤海所村農民張澤林給出了新答案:巧用冷庫設備取暖,僅供暖這一項,一個冬季竟然節省20余萬元的供暖費。
張澤林經營板栗生意28年了,如今,他成立了板栗合作社。走進合作社的院子,記者看到一棟二層建筑。“一層是近3000平方米的冷庫,可以存儲近3000噸板栗;樓上是辦公區域及為板栗收購商準備的客房、廚房等。”張澤林介紹說,二樓這么大的空間,以往取暖,一個冬季下來至少得燒200噸煤,需要20多萬元的開支。錢是一方面,張澤林還有環保方面的顧慮:“現在提倡環保,我這兒要是天天燒煤,得頂上村里好幾十戶人家了,現在霧霾天越來越多,我不能光想著掙錢,得為保護環境做點事。”
不燒煤,用啥取暖?張澤林竟然把暖氣的主意打在了冷庫上。一冷一熱,毫不沾邊的兩件事,張澤林卻從中想出了妙招。“我做的暖氣,靈感來源于家用空調。”張澤林解釋說,“空調一開,屋里是涼快了不少,但是人要往空調室外機跟前一站,保準熱氣撲面。冷庫用制冷設備跟空調的原理是一樣的,里面吹涼風,外面跑熱風,我試著把這些跑出去的熱風收集起來,再通過管道送進每個房間,這不就成了免費的暖氣嗎?”
說干就干,兩個月后,這新暖氣還真就讓他給做出來了。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,免費的暖氣讓張澤林樂開了花。就拿樓上的會客室來說,8組暖氣只要打開,屋里溫度很快就達到20攝氏度。“雖然制作暖氣也花了不少錢,但一想到今后每年冬天都能用上免費的暖氣,也不用燒煤了,我就覺得值。”張澤林說道。